日期:2020-12-22 13:49:10 瀏覽量:2680
首先想到的就是在藥箱里放藥品了,但是藥并不是越多越好的。有人因為擔心自己得病后沒有藥吃,準備了一堆藥放在家里。實際上這并沒有必要,藥不是越多越好,家庭急救箱的備藥原則,是既要保證緊急藥品的供應,也要減少藥物的浪費。因為大家都是普通人,對疾病知識的了解也有限,如果真有無法自查的疾病,及時就醫才是正確的選擇。
其次,開過的藥并不是全都要放在冰箱。不同的藥品有不同的儲存條件,大部分藥品需要放在陰涼干燥的環境里,有人喜歡把沒吃完的藥放進冰箱里保存,這并沒有必要,藥物反而很容易因為受潮而霉變。所以冰箱并不是一個適合儲存藥物的地方。
除了藥品以外,外傷也是時常會有的,尤其是孩童。在日常生活中,相信各位爸爸媽媽經常會遇到孩子不小心受傷的情況,比如意外割傷、燙傷或者身體不適等。有相關報告顯示,有超過差不多60%的兒童發生意外傷害事件都是在自己家中。
孩子安全無小事,爸爸媽媽需要時時謹記于心,將家庭意外事件的發生率降到最低,及時做好家庭安全檢查工作,還需要了解一些急救小常識,并且備好一個急救箱,以備不時之需。
1、體溫計
這是家中最常見常備的,主要就是用來測量體溫。
2、鑷子
拔除手上的小刺等。
3、圓頭剪刀
用來剪開膠帶、紗布和繃帶,也可以用來剪開衣物。剪刀有稍尖頭的,也有圓頭的,給孩子使用的剪刀要選擇圓頭的,這樣才不會誤傷到孩子。
4、手電筒
檢查口腔、耳朵、喉嚨或皮膚狀況。小蟲子不小心飛進耳朵時,只要用手電筒照一下,它就會朝著光源飛出來。也可以用手機上的“手電筒”代替,很方便。可根據自己的需求選擇是否購買。
6、創可貼
處理覆蓋小傷口,可以準備幾種大小不同的類型。在出現了輕微的小傷口流血或者是擦傷后流血不多的情況下使用。
7、不同型號的無菌紗布
在家發生意外事件之后,如果身體上有暴露的傷口,可以根據傷口的大小選擇不同型號的紗布進行包扎隔離止血等。
8、繃帶卷
通常準備1-5卷就可以了,用于包扎時固定紗布。
9、無菌棉簽和棉球
一般用于急救前雙手消毒、器械消毒,同時也可以用于清潔傷口以及周圍皮膚,防止交叉感染等。急救箱里的棉簽是無菌棉簽,而不是普通超市里賣的那種兩頭都裹著棉花的棉簽。那種兩頭都裹著棉花的棉簽是沒有經過滅菌處理的,只適用于化妝等普通的清潔。
10、一次性橡膠手套
如果需要處理大面積創傷性傷口時就一定要戴上它,主要就是防止手上的細菌和病菌等污染傷口。
11、透氣膠帶
用于固定包扎好的紗布。
12、碘伏
用于消毒傷口。
13、生理鹽水
用于沖洗傷口。
14、口罩
家人感冒的時候佩戴,預防交叉感染。
15、冰熱敷袋
退燒、扭傷、熱敷用。寶寶流鼻血時,置于額部,能幫助止血。
使用急救箱的注意事項:
1、急救箱內的物品需貼上標簽、簡易的用途說明,并注意有效期限,每2至3個月要檢查一次,確認是否有物品已經過期或用完,以便及時補充和更換;
2、急救箱置于安全干燥之高處,避免陽光直接曝曬,最好放在幼兒拿不到的地方,以防寶寶拿來玩耍;
3、急救箱應該放置在全家人都知道的固定地方;
4、急救箱內,應附有器材、藥物的明細單,每樣物品有固定位置,排列整齊,以便緊急使用時,不會因為手忙腳亂而找不到東西;
5、急救箱內可選購放置特別需要的藥物。
家庭急救箱的作用只是為了應急,大家在進行簡單處理后還是要立刻去醫院,讓專業的醫生做進一步的處理。如果遇到不知道該怎么處理的時候,也最好不要輕舉妄動,而是立即送醫或者求助醫生。
愛備護踐行“愛護、保護、救護及有備無患”的企業法則。帶著感情播種愛心,帶著責任干出實效,將專業的院前救護理念與先進的產品方案帶入萬千家庭和企業。配備急救包、急救箱,為您的生命護航;配備急救包、急救箱,讓生命多一分安全。幸運留給有備之人,愛備護“救”在您的身邊。